时间:2022-09-03 18:06:47 | 浏览:605
【组成】大米、薏米、黑米、白果、百合、绿豆、扁豆、麦片各适量。
【功效】健脾和胃,补益气血,疏肝养肺,补肾。
【做法】将大米、薏米、黑米、白果、百合、绿豆、扁豆清洗干净,浸泡2小时。砂锅中放入清水,烧开后下入以上食材,武火烧开转文火煮至粥稠,放入麦片略煮即成
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盎然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此季节人体和气候一样,由蜷缩变为舒展,感觉神清气爽。春季在人体脏腑内对应于肝,肝主升发,喜条达,是调节人情志的重要器官。春季最重要的是升发,驱散体内的寒气,促使人体阳气升发起来。春季应保持心情放松,不要动怒,不要抑郁,做到心胸宽阔、豁达乐观。春季养生粥的选择,多用补肝肾的食材。
专栏
一年四季养生粥
作者:饮食的诱惑
¥9.9
5人已购
查看
【组成】黑芝麻10克、花生10克、大米50克、枸杞子20克、大枣20克。
【功效】补肝肾,补气血,强筋壮骨,滋养五脏。对身体虚弱,头发白,肝血不足,少气无力之人有一定补益作用。
【做法】食材洗净沥干,大米浸泡半小时以上。先煮大米,大米半熟放入花生,至大米和花生均熟,放入事先煸炒过的黑芝麻、去核枣肉、枸杞子,至出香味,即可。
【组成】紫米50克、大米50克、山药20克、核桃10克、绿豆20克。
【功效】补肝肾补血,健脾和胃。
【做法】紫米、大米、绿豆洗净浸泡后,先入水熬煮至熟,放入山药、核桃,至食材熟烂,即可。
入夏,进入一年中气温度最高的季节。炎热气候下,人体体温调节、水盐代谢、消化、循环、神经、内分泌系统等都随之变化,如人体不能适应这种变化,则会出现各种不适甚至生病。夏属热,心属火,夏气通于心,暑热引动心火,则烦躁,也就是说夏热使血流加快,心跳加快,心脏负担加重。夏季出汗多,心液损失,造成气阴不足,血黏度高,心动力减弱,负荷进一步加重。
夏季养生的关键是养心,养心的关键是静,静则生阴,心静自然凉。要保持心境的宁静,不乱不惊,“调息静心,常如冰雪在握”,要学会潇洒、从容,善于放弃。夏季暑湿为盛,暑湿与脾土关系最为密切。土是生养万物的,离不开湿,没有湿,养生无从谈起 ;但又不能过湿,过湿就会涝。脾喜燥恶湿,长夏阴雨连绵、空气潮湿,最容易出现脾虚湿困的现象。所以到长夏季节,应以养脾胃为主。
【组成】大米50克、小米50克、绿豆30克、红莲子20克、燕麦20克、红豆20克。
【功效】清凉解暑,利尿祛湿。
【做法】大米、绿豆、红莲子、红豆洗净浸泡。除燕麦外的食材同入水熬煮,最后放入燕麦,熟烂即可
【组成】莲子30克、百合20克、大米50克、绿豆20克、小麦20克、木瓜20克。
【功效】清暑养心安神,健脾和胃清热。
【做法】莲子、大米、绿豆洗净浸泡,木瓜(鲜)、百合(鲜)洗净切块备用。除木瓜、百合外的食材同入水熬煮,最后放入木瓜块、百合片,至熟烂即可。如果用木瓜干、干百合,均需先用温水泡发,待所有食材煮熟,放入泡好的木瓜干和百合干,煮至熟烂即可
秋风萧瑟天气凉,草木摇落露为霜,群燕辞归雁南翔,念君客游思断肠。”这是曹丕的《燕歌行》,诗的开头展示出一幅秋色图——秋季天气转凉,阳气渐消,阴气渐长,空气湿度减小,草枯叶落,花木凋零,自然界呈现一派“燥”的景象。燥为秋天的主气,通常说“春温夏热秋燥冬寒”,秋燥季节,阳气内收,阴津匮乏,容易导致人体津液不足,表现出一派燥象,如口咽干燥、鼻干、眼干、皮肤干燥、大便干燥等。因此,秋季要养护人体阴气,防止燥邪伤人,俗话说“秋冬养阴”,也就从这时候开始了。
五脏中属肺脏最为娇嫩,肺主呼吸,喜润恶燥,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,肺就感觉难受了,轻则干咳少痰,重则咯血。因此,肺的习性与秋天相似,所以说秋季内应于肺,秋季容易伤肺,养生的重点以保肺为主,根据秋燥伤肺的特点,“养阴润肺”成为秋季养生的主题。
【组成】大米50克、小米50克、枸杞子30克、银耳30克、红莲子20克。
【功效】益气养阴,补脾和胃。
【做法】大米,银耳温水泡发,去杂洗净,撕成小片。除枸杞子外的食材入水熬煮至熟烂,放入枸杞子,略煮即可。
【组成】糯米100克、南瓜50克、百合30克、桂花10克、莱菔子20克。
【功效】润肺化痰,补肺气,止咳平喘。
【做法】糯米浸泡,南瓜切块,百合干泡发。先熬煮糯米,熟了放入南瓜块、莱菔子,再放入百合,至熟烂,盛出后点入桂花即可。桂花不要长时间熬煮。
冬天来了,北国风光,万里雪飘,别有一番动人景色。景色虽然动人,气候也非常“冻人”。冬季是阴气最盛的季节,人体代谢能力下降,生理功能减退,阳气内伏,是人体阳气最弱的季节。这个季节来的很多患者,都有手脚冰凉、畏寒怕冷的表现。冬季要注意收敛阳气,以敛阴护阳为根本,贵在御寒保暖,避免汗出,防止阳气外泄。冬季在五脏应于肾,肾藏精主骨生髓,肾精宜藏不宜泻,冬季主要着眼于一个“藏”字,顺应这一特点,粥品食材均应以养肾为主
【组成】猪骨200克、紫米100克、黑芝麻30克、黑米50克、芋头30克、芡实20克。
【功效】补肾壮腰,温肾散寒。
【做法】猪骨焯水去腥味和血沫,入水放生姜、料酒适量,紫米、黑米、芡实事先洗净浸泡,同猪骨一起熬煮,至半熟,放入芋头,放盐适量,至以上食材熟烂,放入黑芝麻,略煮即可。
【组成】紫米50克、黑米50克、薏米50克、红枣10克、枸杞子10克。
【功效】补肾温胃,养肝明目。
【做法】紫米、黑米、薏米浸泡,同入水熬煮至熟,放入去核红枣,出红枣香味,放入枸杞子略煮即可
摘自网文老中医说五谷杂粮养生粥
珍藏 #健康早班车,等你来发车# #健康早班车# #清风计划# #四季养生# @健康真相官 #灵犬反低俗联盟# #头条抽奖# #抢先下飞聊#
俗话说:女人是水做的,皮肤是女人的第二张脸,要想皮肤好,汤水少不了~日常生活中,女人食疗一定要多喝汤水,尤其是干燥肌,补水是很重要的功课,除了化妆品,最有效的方法一定是养生汤,滋补类的养生汤,一年四季皆宜,温补为上,取食材的自然功效,融于日
夏季天气炎热,高温多雨,很容易出现一些潮湿的情况,“湿气通于脾”,饮食养生就应该清热祛湿健脾淡补为宜,所以要多喝夏季清热祛湿汤。那么夏季喝什么汤呢?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十款夏季养生汤的做法,祛除湿气,让你吃出健康,一起来看看吧。1、生熟薏米白果
相信很多人都听过“饭前一碗汤,免得开药方”,夸的就是「汤」的养生价值。其实春季喝汤,好处非常多:营养丰富、润滑消化道、促进消化;春季湿气重、春咳等问题,也可以通过养生汤调理;通过不同的食材搭配,还能养肝、润肺、健脾胃...达到强身防病的作用
还有几天就到霜降节气了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意味着秋季向冬季过度的阶级,所以大家要注意补充营养来预防疾病的发生。很多人都知道喝养生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比较好,不仅有营养,而且十分美味,今天就给大家推荐6碗适合霜降节气前后喝的养生粥。1、小
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一年一度的小暑节气又到啦!小暑,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,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,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。小暑时节天气炎热,此时应强调解热防暑,补充体力。
天气已经到了越来越冷的冬季,这时候人的身体更容易出现问题,此时,我们更加应该注意对于身体的保养,尤其是在饮食方面,更加需要多注意一些,才能让身体健康平安的度过这个冬季,冬季喝粥最滋补!医生提醒:这5道养生粥要常吃,安神补气又养胃。核桃枸杞粥
人至老年,生理机能老化,所需热量减少,消化功能衰退,其饮食应以少而精、清淡熟软为宜。喝粥是颜老身体力行的养生方法之一。老人食粥益寿,也是古人倡导的一种养生之道。《札记》中有“仲秋之月养
学会这6道养生粥,健脾补血又养胃,学会全家受益。这半个月都是阴雨天气,年轻人都抵抗不了丝丝的冷意穿起了薄外套,老人穿得更厚一些。我怕冷,寒从足起,最近在家都穿着袜子。天亮了,饮食更应该注意。【香滑南瓜粥】主要食材:南瓜、面粉【制作方法】南瓜。
黄芪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,不仅能治疗多种疾病,还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,黄芪大枣粥具有滋补身体的作用,能够起到调节身体的作用,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,并且具有调和五脏的功效,黄芪不仅具有利水退肿的作用,还可以起到排毒生肌的作用,大枣具有养血安
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和养生粥有关的文章,有朋友问我,古代医籍中应该记载了很多养生粥吧?答案是肯定的。历代养生家对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。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著的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中认为“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”。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这13款经典的养生粥,